Yingkui

Yingkui

Solving Problems. Making Progress.

3.3 频繁测试

教学最重要的是测试,而不是讲授

讲测辅趣,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测。讲解可以认为是测试的一个辅助,测试本身就是趣味化的一种,颗粒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的刻意练习。频繁测试,在解析过程中可以起到提供实例、明确目标的作用,在验证中可以消除理解上的歧义、增加理解的清晰度,又是短期和长期存留的主要手段。

3.3.1 测试的目的

追求步步为营的扎实推进,而不是根基不牢的急功近利

通过频繁测试,可以同时解决学会错觉、不熟练或遗忘以及娱乐性不足的问题:

  1. 通过测试,学生必须给出明确的答案,强迫学生提高理解的精细程度,避免有自以为学会但实际还有许多漏洞的学会错觉情形发生,也有利于学生有疑惑模糊时,用来验证亦或修正学生理解上的假设,并通过测试题目的答案来积累实例以及弥补漏洞。

  2. 通过测试,达到刻意练习的目的,集中且略有间歇得面对多个链接卡顿,提高学生对信号的反应速度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搜索效率,积累实践经验,加深抽象理解。

  3. 通过测试,学生可以在记忆有所遗忘的时期,强迫起回想,激励其复习,从而巩固;如前文所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对技能熟练度的退化,是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之一

  4. 通过测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自我挑战中获得学有所得的成就感,降低学习的枯燥感,单纯的抽象联结记忆令人乏味,而具象的计算让人觉得满足

值得一提的是,讲授过程,中学和大学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大学的新概念和新抽象更多,所以讲授过程中出现指代不明、逻辑断链的概率更大,而中学的概念上的逾越不多,模棱两可的理解,产生学会错觉的情况更多,也就是说,中学生更容易产生理解掌握的感觉。从而,测试对于大学课程,更多的是提供归纳的实例,而对于中学课程,更多的是提高清晰度的明确,消除自认为已经理解的错觉。没有测试,作为教学者,你是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的理解的,因为学生很可能是懂得错误百出,误解你的意思,偏离了你的想法。

3.3.2 测试的解决方案

宁可烦,不能难

所谓频繁测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主动去回答问题,而不是被动的吸收信息。

在前两节的原则中,着重于对信息解决困难、解析计算量过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频繁测试,可以采取的一些办法:

  1. 要多采用颗粒化(granular)的测试题目,勿以题小而不测

  2. 测试的目的要从辅助讲解到验收效果过渡,不断提高测试要求,减少对学生的辅助

  3. 对于刚开始学习的阶段,测试的目的不是检验,而是辅助学生学会的更有效的工具

  4. 对于一些简单的变形 ,可以采用以测代讲的方式,提供与讲解同一级别的辅助材料

  5. 对于综合题目的学习,可以通过测试来复习相关知识点并达到减少复杂度的作用

  6. 对于一些题目,学生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但一定要有强制完成的测试,用以激励学生精细化处理

  7. 题目可以保持一致,多角度提问,降低题目解析的必要,减少噪音,突出重点,这种一个问题,稍作变形,从各个角度去考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可以集中的、以很少的噪音的让学生去归纳或者区分,提高训练的效率,降低词汇过多的痛苦。与其接触更多的词汇,不如在一个典型问题的各种变形上弄得更透。

  8. 难度要有节奏感,不能总是一味追求简单,难度可以分散开来,但高难度的题目有时无法避免

除了最后的通关测试外,之前的测试和讲解,都是为了辅助学生过关,不是灌输,更不是检验,要让学生通过努力逐步的提高,而不是反复的自我证明。

多用简单换频率,少用痛苦换效率

对于频繁测试,应该用简单换频率,而不是用痛苦换效率,可以类比《超级马力欧》或是《塞尔达传说》中的大量的打杂兵挑战,虽然充满短小乏味的挑战,但并没有让玩家乏味到不想继续。

3.3.3 存留率和解题阻力

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retention.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后,做题的准确率和解题的顺畅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讲解过程中,有太多的指代不明和逻辑断链,那么可能导致无法留存,解题的阻力趋于无穷大。

如果讲解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模棱两可的情况,那么可能导致留存率低,解题的阻力大,长期留存的比例也同样很低。这时,由于解题阻力大,学生对于技能尚且陌生和不娴熟,甚至畏惧,缺乏信心。学习就会带来很多的痛苦和不适,从而逃避这种不愉悦的经历。当痛苦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甚至会让学生放弃。

短时多次的重复,会提高留存率,并降低解题的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降低学生对相关信息的解析难度,并且提高长期留存的比例。刻意练习有些像迎难而上,直面痛苦而不是回避。找到自己的弱点,找到自己的不足,直面弱点和不足,反复的去练习,知道它成为一个新的流畅的本能。刻意练习就是不浅尝辄止,不雨露均沾,不分散兵力,而是做就做到位,把磕磕巴巴死磕到流利顺畅。但正如前文所述,教学者常常急功近利,常常因为缺乏通用的技巧导致传递大量的特例技巧,从而总想一次传递很多知识,最后这种贪多的胜利都是表面的击溃,而不是歼灭,记忆印象很快退化蒸发,就像欠的债务越来越多,最后欲速则不达,学生听的时候淹没感强,自己独立解题的时候挫败感强。这时,教学的效果,就由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和抗学习材料的粗糙程度来决定了。

因为讲解过程,尤其是一对一过程中,老师有扶着走的倾向,可能掩盖了难点和模糊点,甚至大大地降低了解题的难度,和学生自己做题所遇到的阻力不尽相同,这中做法有碍学生的技能的磨砺和提高。在挑战中,在测试中,一定量的不顺畅和痛苦可能是有利于学生技能培养的。可以类比《超级马力欧》中,每一个关卡中,如果玩家失败,需要玩家从头来过,即使有些无聊和让人懊恼,但这种强制的重复,使得玩家可以多多磨炼基本功,为接下来更为困难的挑战做好准备,些许的乏味也就成了更多乐趣的铺垫。

之前的讨论,基本都是围绕着降低复杂度,降低痛苦值来进行的,但对于刻意练习或者熟练度的练习,有时却是迎难而上的。在学生可以够得着,却又有所挑战的题目上(Challenge but approachable),要多加反复,直面不足。而且综合的题目,虽然在初学的时候,我们是极力回避的,但在综合复习时,却又是非常欢迎的(前提是颗粒化技能的扎实掌握)。通过综合题目,不仅可以高效的训练学生多个技能的掌握,还可以训练学生对于信号的识别,对于工具的选择,以及对于新鲜场景的构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