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kui

Yingkui

Solving Problems. Making Progress.

4.2 知识结构测绘

4.2.2 技巧的统计

经过之前的讨论,当明确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之后,我们可以对题目解答过程进行分解:什么样的信号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信号如果过于具体,解决范围过小,那么记忆量就会达到不可接受的级别;信号如果过于抽象,解决范围会很大,但可训练度下降,学习痛苦增加。

相比于科研,教学过程的要求可以很低,或者说可以从很低的层面开始。通常情况下,需要处理的信号明确,方法也直接,甚至机械。对学生的理解,是可以有不同级别的阶段,从仅仅知道术语,到能够流畅执行常规的技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就是其对这一块知识点解决范围逐步扩大的过程。作为提供内容的教育工作者,其实就是要考虑,如何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

学习就是对技能的记忆,只不过有一些技能比较抽象,不易训练。

无论是路径还是信号,我们应该统计:

  1. 在考察当中出现的频率(不一定是直接考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边)
  2. 强健程度,是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用有效
  3. 抽象程度,是否需要学生去识别一些隐藏的样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训练度
  4. 计算复杂度,是否需要大量的计算步骤,增加学习负担

为了简化处理,可以综合对技巧强健程度、抽象程度、计算复杂度的分析,而得到技巧的难度指标。也就是技巧最重要的两个指标,频率难度

有了这些统计数据,可以使得在教学结构上的安排有所依据。为了便于讨论,也基于实际需求,我们对学生解决半径的要求到达一定范围即可:熟知新鲜术语概念,流畅使用常用技巧,能够与其他知识结合,能够进行简单的变形和构造。

4.2.2 技巧的生产

主要遴选的技巧,自然是实际中使用频繁或者是经常考察的技巧。

复杂技巧的片段

包括了片段化信息处理,也包括了复杂技巧的一个边。

尤其是那些,多个技巧共用的或者是理解比较困难的片段,例如,

  1. 化简:$2^3 + 2^4 + \cdots + 2^{n+1}$
  2. 化简:$2^3 + 2^7 + \cdots + 2^{39}$
  3. $\overrightarrow{OA} + \overrightarrow{OB} + \overrightarrow{OC} = \overrightarrow{0}$,说明?
  4. $2 \overrightarrow{OA} + \overrightarrow{OB} + \overrightarrow{OC} = \overrightarrow{0}$,说明?

类型题的合并

例如,下面两个题目是一种题型:

  1. 五个人排队,甲不能站在最前,有多少种排法?
  2. $0,1,2,3,4$ 五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不同的五位数?

技巧变形的穷举

例如,对于解三角形中,

  1. 已知 $a, b, c$, 可以得到?
  2. 已知 $A, b, c$, 可以得到?
  3. 已知 $A, a, c$, 可以得到?
  4. 已知 $A, B, c$, 可以得到?
  5. 已知 $A, B, a$, 可以得到?
  6. 已知 $A, B, C$, 可以得到?

甚至,限制更少的:

  1. 已知 $a, b$, 可以得到?
  2. 已知 $A, a$, 可以得到?
  3. 已知 $A, b$, 可以得到?
  4. 已知 $A, B$, 可以得到?

相似题型的别扭

  1. $f(2 +x) = f(x)$,说明?
  2. $f(2 +x) = -f(x)$,说明?
  3. $f(2 -x) = f(x)$,说明?
  4. $f(2 -x) = -f(x)$,说明?
  5. $f(2 -x) = f(-x)$,说明?
  6. $f(2 + x) = f(-x)$,说明?
  7. $f(x - 2) = f(x)$,说明?
  8. $f(x - 2) = -f(x)$,说明?

简单题型的逐步提升

$\log_2{3} = a$,求:

  1. $\log_3{2}$
  2. $\log_2{\frac{1}{3}}$
  3. $\log_3{4}$
  4. $\log_4{9}$
  5. $\log_9{\frac{1}{4}}$
  6. $\log_2{6}$
  7. $\log_4{6}$
  8. $\log_8{9}$
  9. $\log_{12}{27}$
  10. $\log_{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