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kui Lin

Yingkui Lin

A Curious Mind.

集体粗鄙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的精神缺陷往往是局部的,但当权力机制将这些缺陷放大到集体层面时,整个社会就会表现得像一个庞大而迟钝的低智个体。专制体制之下,国家、社会、群体的行为模式,常常与一个人格障碍者相似:自恋、粗俗、短视、无趣。这种“集体粗鄙”既是一种病理,也是专制统治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一、自恋:膨胀的自我幻象 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特征是自恋。它强调自身的伟大与独特,拒绝承认缺陷,害怕比较与竞争。正如自恋个体需要不断的外部赞美来维持脆弱的自我,专制社会依赖宣传机器和控制舆论来构筑幻象。它的自信并非基于真实的成就,而是通过否认、遮蔽和粉饰维持的脆弱表象。这种集体自恋让社会失去了自我反思的能力,只能陷入不断自我陶醉的闭环。

二、品味低下:庸俗的文化审美 当社会的最高标准不是自由、真理与创造,而是“听话”“服从”“讨好”,文化必然走向粗鄙化。专制体制下的文艺往往流于媚俗、献媚、迎合权力,失去了独立精神与批判锋芒。像低智个体沉迷于浮夸的装饰与炫耀,专制社会的文化品味也被庸俗的符号和廉价的感官刺激所占据。真正深刻的思想与艺术被边缘化,整个社会审美退化为浅薄、空洞的娱乐化。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伪理性 在专制语境下,“适者生存”被误读为赤裸的强者逻辑。社会失去了对弱者的怜悯与保护,取而代之的是对权力与财富的盲目崇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基于平等与尊严的契约,而是赤裸裸的等级支配。这种逻辑像低智个体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唯强是尊。它掩盖了合作、共情和制度正义的重要性,把社会推向犬儒与冷酷。

四、拜金:认钱、认劝的庸俗算计 专制社会往往将金钱与权力视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社会成员逐渐丧失了独立判断力,把“谁更有钱、谁更能说服权力”当作唯一真理。这种价值观是一种“低维度”的生存策略,类似低智个体的短视本能:只懂得追逐眼前利益,而无法理解长期价值与公共善。结果是社会整体陷入庸俗的功利主义,精神与道德被彻底边缘化。

五、集体粗鄙的逻辑 为什么专制社会会退化为一个“粗俗低智的个体”?原因在于权力结构本身消解了复杂性与多样性。自由社会像一个多元的网络,思想可以交锋、价值能够互补,因此智慧得以涌现。而专制则像一个单向度的脑回路,所有输入与输出必须经过权力核心的过滤,复杂被简化,深度被压扁。最终,社会集体的智力水平不再是众人智慧的总和,而是退化为最低层次的“本能反应”。

结语 一个自恋、庸俗、短视、拜金的个体,也许只会在私人生活中制造混乱。但当整个社会沦为这样的集体人格时,灾难就是必然。所谓“集体粗鄙”,正是专制社会最深层的写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不仅在于科技与财富的积累,更在于能否建立起一个使集体智慧超越个体本能的制度结构。

自恋:关闭外部反馈,降低 surprise 的“廉价办法”

在 FEP 中,系统要不断修正模型来匹配现实。但专制社会往往拒绝面对真实世界的复杂反馈,因为那会增加认知 dissonance(预测误差)。于是它选择最“省力”的办法:通过宣传、信息控制来强行消除预测误差。

例如,社会宣称“我们是最优越的文明”,即使现实与之矛盾,也通过屏蔽证据来维持“低 surprise”。

这种自恋不是智慧的体现,而是懒惰的模型修正:不通过学习来改进模型,而是通过否认现实来减少预测误差。

换句话说,这是 一种病态的最小化自由能:追求表面的低惊讶,而牺牲长期的学习与适应。

品味低下:选择低复杂度的 generative model

在 FEP 中,学习需要构建足够复杂的生成模型去解释数据。但复杂的模型需要能量、需要算力。专制社会倾向于选取最简单、最粗鄙的解释框架,因为这能降低计算成本。

高雅的思想、艺术、批判会带来高熵和不可预测性。

粗鄙的口号、低俗的娱乐、审美媚俗,反而是低复杂度的“模型”,可以快速被大多数人接受,减少认知负担。

因此,文化粗俗化是一种“低能量解法”:以牺牲深度与多样性,来维持最低限度的“预测成功率”。

社会达尔文主义:把不确定性转嫁给个体

专制的逻辑

FEP 强调系统要减少 surprise。但专制政体往往把这种负担转嫁给个体:

体制本身不优化结构,而是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告诉个人“成败全在你自己”。

这样,系统不用承担复杂的环境预测,只要维持等级秩序,个体之间的竞争与淘汰自然会“减少不确定性”。

这类似于一个粗暴的神经网络:它不改进整体结构,而是通过丢弃大量“错误样本”来减少误差。

拜金主义(认钱、认劝):使用单一 reward signal

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预测误差的校正需要多维度的奖励信号(公平、真理、美感、合作)。

但专制社会会把 reward 简化为单一维度:金钱或权力。

因为多维价值会带来高复杂度的建模成本。

用钱和权力作为唯一的“precision weighting”(权重),整个社会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了“谁有资源,谁说得算”。

这是一种 低维度的世界建模:虽然简单,但导致社会智力退化,只剩下最庸俗的追逐。

从 Markov Blanket 的视角看,专制的存在方式就是用最低智力的办法守住边界

整个系统在运作时刻意压低复杂度,把认知、文化、制度的精细度压缩到最低层次。这样反而有利于权力集中和压迫

高智社会需要复杂的 generative model 来解释世界:科学、批判、新闻、司法等多维机制。

这些高复杂度输入会带来大量 prediction error,需要不断修正内部模型。这样,权力中心也会被迫接受挑战。

专制选择“低智模型”:只允许单一维度解释世界。这样 Markov Blanket 的边界变得简单,输入输出关系容易控制。

智力越低,越像是一个大脑的“爬虫脑”:追求生存与服从,不会追求复杂的自由与创造。

讨厌 prediction error 的专制,使用 fake winning,减少导致error出现的情景,对一个普通智能体,prediction error 是学习和适应的机会。但对专制来说,它的内部核心模型是 不能更新的,否则就会动摇合法性

不学习,不反思,没有事实洁癖,没有个体的情绪关照,专制不仅要榨取财富,更重要的是要 维持认知上的稳定,让人们接受现有秩序。prediction error 会动摇这种幻觉,让人产生认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