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kui

Yingkui

Solving Problems. Making Progress.

22 Oct 2014

自然而然

第一章 逻辑与自然规则

1.1 逻辑

一切尽在逻辑。

1.1.1 逻辑的定义

这里所谓的逻辑,就是定义在转化中的完全对等。

逻辑可以通过定义和转化,得到新的关系。例如,

$$ \begin{aligned} a \equiv & 1 \\ 1 + 2\equiv & 3 \\ \Rightarrow a + 2 = & 3 \end{aligned} $$

当明确了定义,逻辑就是反复地、完整地使用定义。

定义中不仅包含了数据对象,也包含了表达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规则。

例如,定义数据对象 $i$,同时定义了它与 $-1$ 之间的关系为,

$$ \begin{aligned} i^2 = -1 \end{aligned} $$

根据如上的定义,结合一些其他数学定义,可以得到,

$$ \begin{aligned} i^{3} =& i\times (i^{2}) = i\times (-1) = -i\\ i^{4} =& (i^{2})\times (i^{2}) = (-1)\times(-1)=1 \end{aligned} $$

进而的,结合一些其他数学定义, 可以得到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关系,例如,欧拉公式,

$$ \begin{aligned} e^{ix} = \cos{x} + i\sin{x} \end{aligned} $$

1.1.2 逻辑的实例——康维生命游戏

下面讨论一个较为复杂的逻辑现象,康维生命游戏。

定义“生命”为下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小块,定义“生”为黑色小块,“死”为白色小块,定义与其共享边或者顶点的小块为其邻居(共八个),

loaf

图1.1,康维生命游戏之“面包”

同时定义这些生命遵循着如下的规则,

  1. 任何活小块,邻居中若小于两个活小块,小块死。(可以引申为因为人太少,孤单死)
  2. 任何活小块,邻居中若多于三个活小块,小块死。(可以引申为因为人太多,拥挤死)
  3. 任何活小块,邻居中若有两个或三个活小块,小块活到下一代。(可以引申为环境适宜)
  4. 任何死小块,邻居若正好三个活小块,变为活小块。(可以引申为繁衍生息)

定义了如上的数据对象和规则,可以证明,在如下的初始设置下,系统一直处于不变的状态,

boat

图1.2,康维生命游戏之“船”

而,当初始设置为如下时,

gun

图1.3,康维生命游戏之“生命枪”

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果,一个可以视作制造“活”生命的机器 (Gosper Glider Gun),

gun gif

图1.4,康维生命游戏之“生命枪”动画

根据上面的生命游戏,

  1. 系统不是因为刚刚定义了,才出现的,而是独立于思考的,是一个逻辑现象。
  2. 系统内部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引入时空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逻辑现象。
  3. 系统可以采用不同的规则,也可设置不同的初值。
  4. 规则每次都是按照之前的定义反复地、完整地执行。

逻辑无处无在,不变、对等、反复无处不在。

1.1.3 逻辑的实例——随机

下面讨论当定义明确,但信息缺失时所产生的现象,随机。

假设,把骰子的每个面都看作是完全对等的,那么掷骰子后每个面向上的概率便都是1/6。

假设,我们一次掷出十个骰子,然后观察结果。

假设,我们最初处于下图中的1点,如果十个骰子掷出了十个六向上,就向右下走,其他的情况都向左下走,

tree gif

图1.5, 随机现象树形示意图

那么,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1. 基本可以认为,我们会停止在位置 $16$(概率约为 $99.999995%$ )。
  2. 完全肯定的是,我们有可能出现在13至25任何一个点上(概率为 $100%$ )。
  3. 假设,我们第一次掷出了十个六,站在了3的位置(概率约为 $0.000002%$ ),还是基本可以认为,我们会停止在 $24$ 这个点(概率约为 $99.999997%$ ),而不是其他四个点。

随机的特别之处在于,既可以保证尝试所有的可能性,又能确保信息传递的稳定。

1.2 数学

1.2.1 数学的定义

数学是定义明确且自洽的逻辑。

数学在最基本的定义之上,逐步增加新的数学对象和数学规则,并保持结构的自洽。

数学对象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数据对象。

数学规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表达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规则。

自洽是指,结构内从一个定义出发不能得到与之不一致的新定义。例如,

$$ \begin{aligned} a \equiv & 1\\ 1 + 2\equiv & 3\\ 1 + a \equiv & 3 \end{aligned} $$

可以得到,$a = 2$,这与之前定义的 $a \equiv 1$ 并不一致。那么,这个结构就不是自洽的。

1.2.2 数学的实例——布林逻辑代数

定义,任意一个包含任意信息的数学对象为1。

在只定义了1的结构内,无论定义任何数学规则,所得到的结果都会是1,亦即,

对任意数学规则 $f$, 总有 $f(1) = 1$

定义,任意与1信息不完全一致的数学对象为0。

在只定义了0和1的结构内,

如果数学规则作用在一个数学对象上,那么,可以定义有限的几种规则,亦即,

$$ \begin{aligned} f(0)=0,\, f(1)=0\\ f(0)=0,\, f(1)=1\\ f(0)=1,\, f(1)=0\\ f(0)=1,\, f(1)=1 \end{aligned} $$

如果数学规则作用在两个数学对象上, 那么,可以定义有限的几种规则,亦即,

$$ \begin{aligned} f(0,\, 0)=0,\, f(0,\, 1)=0,\,f(1,\, 0)=0,\, f(1,\, 1)=0\\ f(0,\, 0)=0,\, f(0,\, 1)=0,\,f(1,\, 0)=0,\, f(1,\, 1)=1\\ f(0,\, 0)=0,\, f(0,\, 1)=0,\,f(1,\, 0)=1,\, f(1,\, 1)=0\\ f(0,\, 0)=0,\, f(0,\, 1)=0,\,f(1,\, 0)=1,\, f(1,\, 1)=1\\ \\ f(0,\, 0)=0,\, f(0,\, 1)=0,\,f(1,\, 0)=0,\, f(1,\, 1)=0\\ f(0,\, 0)=0,\, f(0,\, 1)=1,\,f(1,\, 0)=0,\, f(1,\, 1)=1\\ f(0,\, 0)=1,\, f(0,\, 1)=0,\,f(1,\, 0)=1,\, f(1,\, 1)=0\\ f(0,\, 0)=1,\, f(0,\, 1)=1,\,f(1,\, 0)=1,\, f(1,\, 1)=1\\ \\ f(0,\, 0)=0,\, f(0,\, 1)=0,\,f(1,\, 0)=0,\, f(1,\, 1)=0\\ f(0,\, 0)=0,\, f(0,\, 1)=1,\,f(1,\, 0)=0,\, f(1,\, 1)=1\\ f(0,\, 0)=1,\, f(0,\, 1)=0,\,f(1,\, 0)=1,\, f(1,\, 1)=0\\ f(0,\, 0)=1,\, f(0,\, 1)=1,\,f(1,\, 0)=1,\, f(1,\, 1)=1\\ \\ f(0,\, 0)=0,\, f(0,\, 1)=0,\,f(1,\, 0)=0,\, f(1,\, 1)=0\\ f(0,\, 0)=0,\, f(0,\, 1)=1,\,f(1,\, 0)=0,\, f(1,\, 1)=1\\ f(0,\, 0)=1,\, f(0,\, 1)=0,\,f(1,\, 0)=1,\, f(1,\, 1)=0\\ f(0,\, 0)=1,\, f(0,\, 1)=1,\,f(1,\, 0)=1,\, f(1,\, 1)=1\\ \end{aligned} $$

如果定义1为真,0为假,定义真与假之间服从如下的规则,

$$ \begin{aligned} &f(0)=0,\, f(1)=0\\ &g(0,\, 0)=0,\, g(0,\, 1)=0,\, g(1,\, 0)=0,\, g(1,\, 1)=1\\ &h(0,\, 0)=0,\, h(0,\, 1)=1,\, h(1,\, 0)=1,\, h(1,\, 1)=1\\ \end{aligned} $$

那么,就定义了布林逻辑代数。

按照人为规定, $f$ 即非,$g$ 即或,$h$ 即且。布林逻辑代数是自洽的。

根据上述定义, 进而得,可以得到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关系,例如,德摩根定律,

$$ \begin{aligned} f(g(A,\, B)) &= h(g(A),\, g(B))\\ \\ f(h(A, B)) &= g(f(A),\, f(B)) \end{aligned} $$

在布林逻辑函数之上,增加新的对象和规则,便可得到如图1.6所示的一些其他数学结构。

math

图1.6 部分数学结构间的关系简图

1.3 物理学

1.3.1 物理学的定义

物理学是定义了某些数学规则的数学。如果定义这些数学规则为自然规则,那么,

物理学是定义了自然规则的数学。

按照人为规定,物理学即自然科学。一切科学都是物理学。

物理学中,可以将大量数学对象,作为整体,近似看作单一的数学对象,并遵循近似的规则。

例如,在物理学中,原子即是近似的单一数学对象。

进而的,可以将大量近似的单一数学对象,作为整体,近似看作新的单一数学对象,并遵循近似的新规则。

例如,在物理学中,细胞即是对大量原子近似的单一数学对象。

1.3.2 关于物理学是数学现象的讨论

物理学作为数学现象,一,自然规则可能是定义了初始设置的一组规则,二,也可能,尝试所有可能的初始设置即是规则的一部分。三,还有可能,自然规则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分支,自然规则或有着不尽的规则,而不是有限的一组。

关于物理学为何即是数学现象,如下的信息指向了这一点,

  1. 数学在物理学中严格而不可置疑的地位。如果物理学中有一些现象尚不能以数学的角度严格定义,那么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就仍然处于模糊之中,对自然的探索也会继续进行下去。

  2. 通过数学,即使不是我们宇宙本身,我们还是可以定义出其他地位相近的自然,例如,康维生命游戏就是一个宇宙。根据已知的物理学定律,也可以模拟出一个近似的宇宙,这些,都给予我们足够的信心,去期待物理学与数学接轨的那一天。

但至今,物理学尚不能完全用严格定义且自洽的数学以表达。

1.4 关于逻辑与存在的讨论

定义,我们存在的世界,为自然。

定义,可以与自然内其他任何信息,进行任何信息交流的信息,为自然对象。

如果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用严格定义的数学结构所解释,而找不到数学结构和自然的具体差别,那么按照定义,自然就是那个数学结构无疑。

如果有一些自然对象尚不可以用严格定义的数学解释,但我们可以总结出自然对象与其他自然对象之间信息交流的规律。再如果这些规律被证明不能用已知的数学规则所替代,那么我们就根据规律定义出一个新的数学规则。

如果这些自然对象被证明不能用已知的数学对象替代,那么我们就根据其与其他数学对象之间的数学关系定义出一个新的数学对象。

这样,我们就总能得到一个定义明确的逻辑结构。

如果自然规则是一个不自洽的结构,那么,结构内就会呈现完全无序的混乱,亦即,自然一定是自洽的。

这样,我们就总能得到一个定义明确且自洽的逻辑结构。

归根,物理学是一个数学现象,也就同时是一个逻辑现象。

把整个物理学看成一个数学现象是令人满意的。

若问自然从何而来?自然是根据物理规律发展而来。物理从何而来?物理就是设定了自然规则的数学。数学从何而来?数学就是逻辑的符号化。逻辑从何而来?逻辑就是全等即全等,讨论从何而来没有意义。若无定义,逻辑就没办法全等。逻辑可以无中生有,定义就是无中生有。

值得一提的是,存在的原因在于存在的定义,没有足够的物理学概念作支撑,就没办法明确到底什么是存在,也就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

第二章 物理学的结构

2.1 知识的层面与物理学的结构

2.1.1 物理学的结构简图

定义,可以解释所有已知物理现象的数学模型为万有理论。

人类尚未掌握万有理论,时下最为成功的物理学理论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依据这两个理论,日常生活层面所有的物理现象在理论上都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所解释。

physics

图2.1,物理学的结构简图

图2.1所示的,便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与其他各主要物理学学科之间的关系结构图。

理论上,箭头所指的学科内所有的基本规律,都可以由指向它的学科通过数学推导得出。

2.1.2 知识的层面简图

layers

图2.2,知识的层面简图

如前章所述,在物理学中,大量的数学对象可以作为整体近似为单一的数学对象,并服从近似的简单规律。在物理学中,随着尺度的增大,以及复杂程度的增加,为了解释人类文明的出现及其服从的规律,可以人为地将所有知识分为如图2.2所示的七个层面。

所有问题都是逻辑问题。所有物理学问题都是数学问题。数学为所有知识提供了严格准确的逻辑工具,如果一个问题在数学上被解决了,那便是被彻底地解决了。所有的科学和工程学问题都是物理学问题。物理学为所有其他科学提供了底层的数学模型。

化学作为科学的一个学科,所有的化学问题都是物理学问题(更为具体地,量子电动力学可以为化学提供完整的数学基础)。所有的生物学问题都是化学问题。生物学(包括进化论)为神经科学的出现及其服从的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神经科学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所有的社会科学问题都是人类思维和行为作用下的产物。

2.1.3 关于自然规律的讨论

任何总结自然现象的逻辑解释或是数学模型,一,必须逻辑分析正确,数学推导严密。二,基本可以认为,必须不得与已有的物理学理论有冲突。三,如果不是已有物理学理论的直接数学推论,那就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验证,才能称之为规律。

接受一个数学模型,就是接受了其数学上的所有推论。现有的理论是经过了大量精密实验验证的数学模型。当你提出一个与已有的物理理论相冲突的结论时,你就必须为此提出一个相应的数学模型(否则你的理论就是缺乏逻辑支持的),既可以解释你的结论,又能说明为什么已有的数学模型是局限的。但是,类似这样的数学模型,必定是极为复杂的数学模型,而且,其所能导致的与原有数学模型冲突的现象将很难在日常生活层面产生影响。

而必须经得起实验验证的原因,一是如前文所指,自然规则只是我们生活在的这个自然所遵循的数学规则,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规则。二,也是更重要的,从一个层面使用数学精准地推导出下一个层面的规律,是人类不可能完成的数学任务。我们只能提出近似的数学模型,运用近似的手段去分析。许多规律的提出只是猜想的,而不是由标准模型推导出来的数学结论,也就避免不了要进行严谨的实验来验证。

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自然规则反复地、完整地执行的结果。

自然规则,可以在不同的尺度和层面上近似为自然规律。

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近似是自然规律反复地、完整地执行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量子力学指出,自然规则中包含了随机,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总是概率的。

2.2 化学

日常生活层面,只存在三种粒子,即电子、质子和中子,并只受四种力控制,即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

质子、中子和电子可以组成原子。日常生活层面,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

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系统。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就是化学。

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单元。原子间可以都过化学键的作用结合形成分子。

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一些物质,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原子,转化为另一些分子组成不完全一致的物质,这样的转化即为化学反应。例如,水分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氧分子和氢分子。

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分子。不同类型的分子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由大量分子组成,有着不同结构和组成的物质也可以体现出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当把这些不同的性质结合起来反复使用时,就可以形成大量复杂的逻辑现象。

复杂的逻辑现象,就是指对多个不同规则进行大量交叉使用时所产生的逻辑现象。一般来讲,复杂的逻辑现象,对人类而言,不易分析和理解。为理解复杂的逻辑现象,本文读者可以尝试推导前文所述的德摩根定律。

定义,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能够保持信息足够一致的物质,为稳定的物质。不稳定的物质意味着存在的短暂,缺乏与其他物质一同创造复杂逻辑现象的机会。

2.3 生物学

复杂的逻辑现象一般基于稳定的物质。稳定的物质,可以是物质组成的一成不变,也可以是物质作为整体对外所体现出的信息足够一致,而物质内部却进行着大量的化学变化。

物质为了保持信息足够稳定的传递,除了不改变自身系统之外,还可以通过复制自我,产生更多的自身信息的复制品,代替自己传递下去。

自发地产生这样的系统是一个极低概率的偶然事件,但自然可以有无穷无尽的样本。

为了理解样本的巨大,我们考虑宇宙中存在的约7×10^22个星球,如果每个星球进行一次随机行为,例如,每个星球买一张彩票(规则取双色球),那么这些彩票中奖金额(只取最高奖)的期望值大约为五百万个五百万个五百万人民币。

这仅是自然的小试牛刀,自然还可以尝试无穷无尽地的初始设置,可以尝试无穷无尽的规则,再加上随机现象,自然就是一个有着不尽金钱可以买下无穷彩票的富翁,问题不在于彩票的规则制定的有多难中,而仅在于有没有可能中,只要有可能,自然就会中无数次。

可以复制其本身,从而使信息稳定传递的化学物质系统就是生命。研究地球上生命的自然科学就是生物学。

人类尚不知道化学物质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自发形成了基本的生命形式。但是人类已经知道,组成生命的基本单元是细胞。细胞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大分子组成。这些大分子主要由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和氮原子等原子组成。生物学上所有现象在理论上都可以由化学解释。

2.4 进化

在复制自我的过程中,记录自我信息的分子(即基因,一种核酸分子)可以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化,转换为另一极为相似的分子,使得信息的传递产生微小的变化,从而可以复制出大量非常相似却每一个都有微小不同的化学物质系统。

这些随机出来的大量非常相似却每一个都有微小不同的化学物质系统,可以在一定外界环境下稳定的存在的,在一定外界环境下稳定存在了。可以在许多不同外界环境下稳定存在的,在许多不同的外界环境下稳定存在了。

稳定存在下来的一些化学物质系统,因为更能适应环境,便更可能复制出更多大量非常相似却每一个都有微小不同的化学物质系统,有了更多提供遗传信息随机改变的样本,从而更有可能产生比自己更能适应环境的系统。其逻辑结果便是,生物可以自发的进化出更能适应复杂环境的化学物质系统,提高生物长期稳定存在的概率。进化的驱动力是基因的随机改变,令人感兴趣的进化的方向是可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自然进化是一个稳定中寻求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智能设计的过程。而变化的本质是随机,故而,一些现象的发生只能用碰巧如此来解释。

在化学物质系统内,若有一团分子拥有收集外界信息(如光线)的功能,那么就可以极大的提高这个化学物质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提高物种作为整体的生存几率。进化过程可以有漫长的突变沉寂,但是一旦这些关键的变化(例如,随机出可以收集光线的分子团体)碰巧发生了,这些幸运儿就会迅速占领主导,在数量上大量增加,占领只有有限资源的生存市场,产生更多的突变样本,提高进化的优势。随着可以收集信息的分子团体(如眼睛)的出现,相应的便需要有处理信息的分子团体(即大脑)与之配合。而随着收集信息的分子团体(如耳、鼻)种类的增加,处理信息的分子团体(即大脑)也会必要的通过随机来升级。生物进化到了一定的阶段,这些分子团体便可以分析逻辑和自然规则本身,人类即是这样的化学物质系统之一。

进化是一个时间跨度极大、进度极为缓慢(相对于人的一生)的过程。如果把地球生物进化约35亿年的历史浓缩为一分钟,那么直到半分钟之后才出现了多细胞生物,直到最后的0.002秒内,人类才开始出现。

2.5 神经科学

化学物质系统内用以处理信息的分子团体(即大脑),其工作的宏观过程,以人类为例,据我个人的体验,可以通过图2.3进行示意解释。

think

图2.3,人类思考和行为过程示意简图

当动物受到外界信息刺激时,首先会经过本能的处理,如果本能可以处理这个信息,那么本能就会潜意识地执行本能反应。如果本能数据库内没有存储处理的方案,那么就会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来处理信息,得到结论后,便通过自制力来执行行为(若自制力强过本能及时满足)。与此同时,当受到外界信息刺激或是内在自发的产生了欲望需求(如饥饿、生存和思考的欲望)时,人类首先会查询本能的反应,如果可以满足需求,便会潜意识地执行方案。如若无法本能处理,便通过思考来处理信息。

内在的需求驱动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力。本能数据库记录了人类本能的反应、人类的记忆(包括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思考,人类可以改善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提高处理信息的效率和准确率,改变自我需求的种类以及提高个人的自制力。

这样的过程只是一个粗略的分析,而研究人类思考和行为具体过程的科学,即是神经科学。

2.6 社会科学

随着生物的进化,物种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生物便可以将其平生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某些形式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使其后代可在上一代的基础之上继续提高和发展,产生出更为复杂的逻辑现象,人类便是这样的物种之一。到达这样的阶段后,物种的进化便不再只体现在形体的硬件变化之上,而更体现在思维的软件变化上。

研究人类作为群体所体现出的思维和行为上的规律的科学便是社会科学。

文明的发展,是由人类的需求所驱动的,并体现在人类需求满足效率的提高,需求形式的丰富和程度的加深,以及知识技能的积累,与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高。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便是对生存的需求,以及对食物的需求,对性的需求,对娱乐的需求,对他人认可的需求,对创造欲望满足的需求,对求知欲望满足的需求等等。

为了满足需求以及更加高效的满足需求,人类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制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像其他生物那样更多的是靠本能的驱使。

随着人类整体的进步,维持生存对人类而言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由进化而来的需求,以及由其连锁而致的其他需求,继续驱使着人类不断尝试新的行为,发展出丰富又深入的娱乐形式,其中一些对人类而言质量较高的严肃娱乐便逐步形成了艺术。

文明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单一个体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整体的需求,为了更为高效的满足人类作为整体需求,人类逐步发展出了政治与经济。其中,人类为个体制定了一些明确的行为规定,即法律,与此同时,人类还不自觉地制定了一些模糊的行为规定,即道德。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更新与加深。从简单的迷信,到盲目的宗教,再到无力的哲学,人类经历了长期的知识积累和思想上的变更,逐步发展到了,以数学为模型并使用实验检验假设的科学,并最终,人类可以通过严格定义的数学理论来解释自己的存在本身。

2.7 关于物理学结构与存在的讨论

存在是一个逻辑现象,一个极为复杂的逻辑现象,对人类而言,不易分析和理解。

理解的困难不仅在于问题复杂本身,还在于人类感性地拔高了其复杂程度,使之模糊而神秘。

自然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只有光波频率的差别,人类之所以能看到多彩的世界,仅是因为对光线的有效区分可以增强生存优势。自然也是没有声音,没有味道,没有冷暖的。人类的所有感受只是其大脑对外界信息处理后的一种反馈。

相对于宇宙空间上的庞大,人类显得过于渺小,仅是地球就足以淹没普通人对空间的认识。相对于宇宙时间上的漫长,人类仅有不足百年的生命长度,区区五千年就对普通人来说便难以理解,更不用说生命三十几亿年的进化史。

所幸的是,人类可以思考,可以通过理性的推演来拓宽其视野。如果我们不去计较那近千亿个神经元细胞所产生的人类感知,而去接受所有生物都是由三十五亿年前那些肉眼观察不到的简单的原核生物进化而来的事实,思路就会清晰许多。如果继续向前推演,推演到宇宙大爆炸的最初三秒,自然内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那极为狭小的时空内不断演化而来。如此角度思考,接受自然是个数学现象,也便不再那么困难。

第三章 高效的人生

3.1 存在的目的

自然是定义明确的自然规则自发、反复、完整地执行的数学结果。人类的出现,只是在逻辑上可以发生,于是便发生了,而不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出现的。

人类社会中所存在的价值只是人为规定的,其中一些是根据个体需求满足程度的大小而人为规定的价值,还有一些是为了整体需求的更大化满足而人为规定的价值。

人活着没有任何的意义,也没有任何绝对的价值,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行任何行为都是没有绝对的正误之分的。

人活着虽然没有任何绝对的价值,但可以人为的规定出任意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追求随性的生活方式,想更多的靠本能驱使,那么,这样的人生是容易实现的,此处也便无需赘述。

对于社会上大多数的人,人们普遍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更加丰富深入,需求欲望可以得到更多的满足。人生是短暂的,为了更多目标的实现,便需要人们追求一个更为高效的人生。

3.2 实现目标的流程

life

图 3.1,实现目标的流程示意简图

对于一些近小愿望的满足,由于其实现的简单直接,此处便不做展开。但对于一个远大愿望的高效实现,便需要服从一个结构化的流程。

如图3.1所示,健康的身体和强大的思维是高效人生的基础。目标的达成,包括了对目标的明确,对规划的制定,对计划的实施以及对行动结果的反思和总结。

3.3 身体健康和强大思维

健康的身体是指身体机能的良好运行。身体健康是采取一切行动的基础,对高效的人生有着全面的影响。例如,身体健康可以使人拥有更为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人保持头脑的灵活清晰,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生疾病的的概率,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使人以更为愉悦饱满的状态享受更长久的人生。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需要一个人注意作息饮食,并进行周期性的锻炼等。

一个强大的思维能力是指,拥有短期和长期的记忆力,拥有较快的信息处理速度,拥有可以模拟未来和进行抽象思考的想象力;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拥有可以快速学习并掌握新技能的能力,热爱思考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能够独立理性地思考问题,创造性得转化和解决问题;可以洞察本质,总结规律,并建立起系统有序的知识结构。

拥有一个强大的思维能力,可以使人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可以使人假想行为的后果从而节约时间并避开不良后果的影响,可以使人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持续不断地做出恰当的决断,可以使人总结规律和经验从而提高后续行动的思考效率。

为了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需要一个人加强数学和科学的学习和积累,养成明确具体理性的思维习惯,不断反思和整理已有的知识体系使之更为系统有序。

3.4 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采取行动,自我反思

对目标的确定,可根据每人喜好的不同而确定。但同为进化而来的人类,在设定目标时宜考虑一些普遍适用的因素。例如,宜考虑如何与其他个体相处;宜多加考虑长远利益;宜考虑习惯的养成可以覆盖本能;宜对目标有合理的期待。

对于计划的制定,宜尽量明确具体,宜将任务分解为一些较小的任务,或是将任务分类成相互独立的几部分,从而提高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在对任务的时间分配上,宜注意轻重缓急,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形势的变化,宜及时对规划做出调整。

采取行动时,宜迅速坚决地执行既定的规划,避免本能的拖拉,延缓自己即时愿望的满足。宜养成一些有利于高效的良好习惯,以避免低效本能的掌控。这些低效本能包括了,对自我情绪(如贪婪、急躁、畏惧、忧虑、压抑和愤怒等)的失控,对深入严肃独立思考的厌恶,对他人指责和自我批评的排斥,对他人看法和社会固有价值观念的过分重视等等。

面对结果,宜进行深入有效的反思和总结。面对成功或是积极的结果,宜避免盲目自大,不因一时的沾沾自喜而停滞不前,而应专注于进一步的行动,以达到更大目标的实现。面对失败或是消极的结果,宜体现出难以屈服的顽强意志,而不是妄自菲薄。无论对于成功和失败,都宜进行独立深入的反思,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和规律,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自己后续思考和行动的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目标的设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后记

本文主要表达了两个思想,

  1. 存在的原因在于逻辑上对存在的定义,存在的目的只决定于人为的规定。

  2. 高度有序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化的思考方式。

2014年2月22日 至 2014年10月22日,第一初稿于美国费城,林英魁